第671章 工商兴,则富国裕民-《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云逍稍作酝酿,然后向毕自严问道:“毕阁老总理户部多年,你说说,崇祯二年和三年的国库收入,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别?”

    账本就撞在毕自严的心里,他不假思索地说道:“除开查抄晋商、河南缙绅家产所获,财税增幅最大的,莫过于工商税。”

    大明的财政来源主要有三项:农业税、盐税、工商税。

    其中农业税占大头,盐税次之。

    而工商税占的比例,不足两成。

    去年农业税、盐税大体不变,却减免了三饷这个大头。

    国库收入却反倒增多了,究其原因,正是因为工商税大幅度增加了。

    大明工商税收,主要有坑冶课、酒醋课、商税、关税等。

    盐茶实行专卖不在工商税之列。

    增多的工商税,主要是商税、关税。

    这得益于开海禁政策,以及海路的开通,使南北贸易量倍增。

    水泥厂、银行贡献的赋税,也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。

    云逍颔首道:“短短一年,财税就有了如此之大的改观。由此可见,工商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至关重要。这一点,几位应该不会否认吧?”

    除毕自严和南京户部尚书以外,其他人虽然心中有些排斥,却不得不承认。

    两千余年的各代帝王,重农抑商都是其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。

    士农工商,农业被称为“本业”,商业却被称为“末业”。

    官员们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,这种观念早就根深蒂固。

    然而事实就摆在眼前,此时又身处因工商业而富甲天下的扬州。

    云逍的话,毋庸置疑。

    接着云逍通过大量的事例,来阐述工商业对国家的重要性。

    太深的经济理论,他知道一些,却并未多讲。

    而是通过大量的事实,来深入浅出地讲解。

    解决辽东移民、京城流民,就足以证明,发展工商业能够解决劳动就业。

    而大明如今土地兼并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,大量农民失去土地,成为流民。

    最能立竿见影解决这一问题的,也只有工商业。

    水泥、王徵机(蒸汽机)等科技进步和创新,也都是源自工商业,反过来又推动工商业的飞速发展。

    大明的官员虽然迂腐,却并不蠢笨。

    并且自万历之后,大明的工商业蓬勃发展,对官员们的观念形成了巨大的冲击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