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6章 诸位很快成为大明遗民-《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其所作诗文,几乎无一篇不是忠君爱国,以及对“夷狄”表现出极端蔑视和排斥。

    南宋灭亡后,元朝入主,许多文人纷纷投靠新朝。

    赵宋宗亲赵孟頫,赵匡胤十一世孙,与郑思肖书画齐名,二人交情莫逆。

    但是后来赵孟頫投靠元朝,接受蒙元恩赏,加官封爵。

    郑思肖深感不耻,断然与赵孟頫绝交,永世不相往来。

    郑思肖尤喜画兰。

    他画的兰花非常奇绝,有根却不见土。

    别人追问其为何,他说,故土不复存在,你没看见吗?

    正是这种气节,郑思肖深受大明文人追捧,在明人的心目中,地位与文天祥相当。

    没想到在承天寺的井中,竟然找到三百多年郑思肖的遗物。

    张国维屏住呼吸,越发的小心,拆开内层纸包。

    里面竟包裹着好几叠文稿。

    张国维用颤抖的手,翻开文稿。

    “《心史》!”

    “这是郑思肖的《心史》!”

    张国维一声惊呼。

    所有官员都激动了起来。

    《心史》,包含诗250首,文30篇,前后自序5篇等。

    后世人极少听说这本书。

    然而此书对后世的影响之大,根本无法估量。

    此书在明末问世后,轰动一时。

    这本书对于江南士人而言,不能说是张无忌得到《九阳真经》吧,起码也是郭靖无意中找到了《九阳真经》。

    此书经张国维刊刻出版后,在学林中广泛传播,成为江南士人砥砺气节之源泉。

    此书在传抄刊刻的过程中,为之作序、题咏的文人超过百位。

    其中包括顾炎武、黄宗羲、张煌言、屈大均、陈恭尹、归庄、黄淳耀等仁人志士。

    建奴占据江南,遭到大汉一族士子猛烈抵抗,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,就是江南士子受到此书的影响。

    其中就包括《心史》的最早刊刻者张国维,以死殉国。

    郑思肖的《心史》,就是气节的符号和标志。

    也正因如此,后来的螨清将之列为禁书。

    《心史》的影响,还不只是明末,更是延续到清末。

    国父和梁启超先后在小日子读到此书,将其视作华.夏之精神。

    梁启超称其为:‘书万卷,读万遍,超度全国人心,以入于光明俊伟之域,乃所以援拯数千年国脉,以出于层云霿雾之中!’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