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哈哈哈,陈凡老师好逗。” “凡哥一直是逗逼。” “那是,不过我们家逗逼可是上得庙堂,下得了会所……” “会所……我靠,别黑陈凡老师。” “我可没黑,当年凡哥最为喜欢的就是会所了。” “……” 百家讲坛虽说题目大的吓人。 但也不能一直这么严肃。 毕竟这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节目,所以,陈凡还是有什么说什么。 而且这看起来效果还不错。 不但不错。 反而陈凡这种风格突变一点也不让大家感觉突兀。 反正在大家眼里,陈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。 这反倒让大家感到更为亲切的多。 至于其他人是否如此? 那就得看他的造化了。 活跃了一下课堂上的气氛,陈凡继续说道:“这个……位面之子的叫法有些不妥,汉光武帝刘秀是不是来自位面我们不知道,但他一定是天选之子。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,原本只是骑着牛参战的他,只花了十来年的时间就一统天下,至此东汉建立。而刘秀不但打天下厉害,治理天下也相当的有水平。在他一统天下这一段时间,这个时期出现光武中兴。随后,又在他的儿子以及孙子,汉明帝以及汉章帝两人的共同治理之下,天下大平,百姓富足,这一阶段又称之为明章之治。直到汉和帝,在东汉多位民君的治理之下,东汉国力达到了鼎峰,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。” “不过,与大家所说的一样,西汉时期有着太多民君名臣名将。到了东汉,这一些帝皇就不太知名了。虽然汉明帝与汉章帝,包括汉和帝也不错,但大家估计对于他并没有太多的兴趣。那么,今天我就跟同学们讲一位大家不知道的,也是一位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史官。” 对于史官。 陈凡一向非常的喜欢。 如果中华没有史官,那么前世几千多年的历史就没有传承。 中华文明要是没有传承,那中华两个字也就失去了意义。 甚至。 如果中华文明没有传承,估计现在中华也就不是现在的大一统了,他可能像欧洲一样,四分五裂。 “史官。” “我觉得,这是个重料。” “嗯,陈凡老师最为喜欢的就是史官。而且,感觉陈凡老师就是史官世家出身的。这个史官,绝对不简单。” 清了清嗓子。 陈凡继续说道:“这位史官,叫做班固。” “可能大家对于班固不太熟悉,这也正常。因为年代实在是太久远了,很多的一些史学书籍,一些人物都已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当中。今天我要跟大家讲的,就是这位在历史当中名不经传的班固。” “班固是班彪的儿子,他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。他在世时,虽然十分敬佩太史公先生,更为佩服太史公先生写的《史记》。但太史公是汉武帝时期的人,他的史记只记载到汉武帝太初四年就结束了。而身为东汉的史学者,班彪便继承太史公的遗志,续写《史记后传》,但可惜,后传成书60篇,班彪便去世了。” “做为班彪的长子,班固勤奋好学,长大之后,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,于是班固便继续了父亲的事情,再次续写《后传》。不过在他认真研究父亲的后传之后,他却觉得父亲的后传内容不够详细,布局也有待改进,如果续写的话可能只会成为一部平平无常的史书。为了写出一部史家经典,班固便在父亲班彪的基础之上,开始撰写《汉书》。” 要说史学家的名气。 班固在中华几千年历史当中,也是前三的存在。 当然。 这位史学家班固,他的一生,可不仅仅只是写史。 陈凡继续说道:“只是身为县令的父亲班彪突然死去,一下子班家就此衰落,变成了平民。班固不得不搬回到了老家。可平民没有什么身份,很容易遭受他人的迫害。在他30岁的时候,有人告他私修国史。这个罪名是比较大的,很有可能会是死罪。因为在当时国史这种书籍不能私人修撰。随即,汉明帝就将班固关到了大牢。” “此时班家上下都非常紧张,但这个时候,班固的弟弟班超却是愤而起身。他决定赶到京都洛阳为哥哥班固伸冤,班超策马穿华阴、过潼关,这引起汉明帝对这一案件的重视,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。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“汉德”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,扶风郡守也将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。明帝读了书稿,对班固的才华感到惊异,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,下令立即释放,并召进京都洛阳皇家校书部,拜为兰台令史,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。” 不得不说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