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满朝哗然。 你于谦什么意思,难道怀疑太上皇不肯去祭奠死难军士? 立即有科道御史跳了出来,指斥于谦欺君犯上。 “于谦身为七卿大臣,不思如何劝勉皇上祭奠土木英魂,反而蛊惑朝廷多备祭奠之人,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太上皇怎么会不去祭奠英魂。” “太上皇心怀天下,肯定会祭奠死难军士,于尚书此举有失朝廷七卿重臣的气度。” “于谦犯上,请陛下责罚。” 科道言官们接二连三的参劾于谦。 于谦站在朝班之中,一点儿也没搭理科道言官们的意思,老头被参劾习惯了,根本不在乎。 只要朝廷能选出代祭之人就行。 礼部尚书王直出班奏道: “臣附议,于尚书所言很有道路,土木祭奠,当为大祭,若太上皇身体有恙,不能成行,祭奠之人则不可或缺,臣荐举兵部尚书,太子少保于谦,做为此次代祭之人。” 科道言官们蠢蠢欲动,看样子弹劾一个于谦还不够,还要弹劾王直。 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文出列,语气铿锵: “臣附议,然土木距离宣府、大同两地皆不远,臣荐四镇总督大臣,忠国公苏城,做为此次代祭之人。” 蠢蠢欲动的科道言官们就哑火了,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,但是自家大头目的面子却不能不给,尤其是自家大头目还是个睚眦必报的主儿,朝堂上敢扫他面子,回去他就敢扫自家的乌纱。 礼部尚书胡濙出班,奏道: “臣附议,兵部尚书于谦德高望重,担任代祭,名正言顺。” 朱祁钰闻言眉毛微挑,脸色不悦,不过七卿大臣中有三位表态,而且有两个都是举荐同一人,这事儿基本算是定了。 “既然如此,那传朕旨意,命于先生为代祭之人,赶赴宣府,陪同太上皇与忠国公,祭奠土木堡死难将士。” …… 昌平侯府。 卧床修养的杨洪听说了土木祭奠之事,当即叫来了嫡子杨杰,命他代自己写了一份折子,要去土木堡陪祭。 土木堡一战,二十万英魂血洒疆场,杨洪坐镇宣府却无法救援,对此他是心中怀有极大愧疚的,但是战场形势如此,他杨洪也无可奈何。 救,则宣府不保不说,也救不下土木堡二十万人马,宣府的一万兵马连给也先塞牙缝都不够。 不救,虽然保住了宣府,但事后听闻死难军士近十万,杨洪的心都是寒的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