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:主意-《吾妻甚妙》
第(3/3)页
“娘,之前是我不懂事,以為咱家是伯府,楊家早已沒了爵位,且那楊四爺又是那樣的身份,不但是三房的次子,且以后是要回鄧家的,身份尷尬,所以才拒絕的。”
耿星冰說的的確是事實,不過只是一部分,那楊四爺楊傾成是楊家三老爺楊紹輝與嫡妻鄧氏之嫡次子,原在楊家行四。
只是這楊傾成以后未必能再稱一聲楊四爺,原因則是其母鄧氏乃是其外祖父外祖母之獨女,早在楊家向鄧氏求親時便已事先說定,若以后鄧氏終身只得一子便罷了,若得二子,那么次子不但需要姓鄧,還需上鄧氏族譜,接承鄧氏香火,甚至成親后夫妻二人需回到鄧家,在鄧家生活,承歡鄧老爺鄧老夫人膝下。
當然,若是鄧家是官宦世家或是公卿貴族,就算耿星冰不同意,耿澄和姚氏也會理智的幫她做正確的決定的。
但是鄧氏的父親鄧銓只是一名商人,曾經還不錯,能稱得上一句家資萬貫,否則當年楊三老爺也不會娶鄧氏,還答應了過繼一個兒子給鄧氏早已過世的兄長做嗣子這么一個條件。
可是漸漸的,隨著鄧老爺鄧銓年紀越來越大,精力不濟,在商海的浪潮中漸漸沒了后勁,鄧家家境大不如前。
但是楊家卻不能毀約,既不能也不敢。
這其中有三個原因,第一是楊家不愿意做不守信諾之人;二是鄧氏生了三個兒子,無論是整個楊家,還是楊家三房都不缺兒子;三則是雖然鄧家現在只是普通的生意人,但是鄧老夫人何氏的親弟弟,也就是鄧氏的舅舅現在是當朝從三品光祿寺卿。
鄧老夫人何氏與弟弟姐弟感情很好,當年,就是為了供弟弟讀書科舉,何氏嫁給了年長她將近二十歲的鄧銓,那時鄧銓已有一子,只不過鄧家長子原就體弱多病,即便那時鄧家萬貫家財,尋遍名醫良藥,也沒能保住長子性命。
何氏進門后,也只生下一女,便是現在的楊三太太,鄧銓的幾個妾侍通房更是未能生下一兒半女,因此在唯一的女兒出嫁時,鄧銓和何氏才會提出這樣一個條件。
當然,為了這個條件,鄧銓將當時鄧家三成的家財當做了女兒的陪嫁。
現在到了楊家完成諾言的時候了,楊四爺楊傾成的親事便成了難題。
當然,以楊四爺的身份,以及鄧家現在的家境,楊四爺想要娶妻并不難,只是很難娶到身份家世相合的女子為妻。
耿星冰不愿意,姚氏不愿意,耿澄則一直徘徊在兩可之間。
可是現在,姚氏仍然不愿意,但是耿星冰愿意了,至于耿澄……
“冰姐兒,你告訴我,是不是你爹和你說了什么?你今年剛剛十五,如今女子有十五六歲成親的,也有十七八歲還未說親的,我們不用操之過急……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