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七章 风起!大明兴,南王帝!-《我才七岁,老朱你让我监国?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后世国家的经济腾飞,离不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,即所谓的“人口红利”。

    但实际上,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普及,如果都不识字,则人口最多,也不存在什么红利,只会成为负担。

    完全不识字的文盲,甚至可以说没有培养价值。

    因为要培养他们来收税,做会计,那太难了。

    府学的学子,至少有一个坚实的基础,他们都识字。

    尽管朱允年仅七岁,但他走进府学,给学子们讲课的时候,并没有受到任何排挤。

    这并非因为他南王的身份。

    事实上,不管他身份多高,如果学识不够,进府学讲课,也是会被学子们嘲笑的。

    这个时代的读书人,都是真正的眼高于顶。

    连帝王之家,都敢私下说他是泥腿子出身,没文化。

    老朱对此虽心知肚明,却也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他虽然动不动就举起屠刀,杀得这群读书人胆战心惊,却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思想。

    老朱才迫切希望自家能出一个读书厉害的后代,狠狠打那些读书人的脸。

    也因为如此,朱允才成为老朱心中的骄傲。

    神童之名,早已响誉整个大明。

    如果说之前两次写诗,还有人质疑是别人代笔,质疑是老朱“造神”。

    集贤楼的即兴题诗,则是彻底让他们闭上了嘴。

    谁不知道南王殿下有惊世之才?

    谁不知道南王殿下诗词天赋天下第一?

    他来给学子们讲课,自然没有人敢质疑。

    不过,让学子们想不到的是,朱允今日来讲课,讲的并不是诗词歌赋,而是复式记账法。

    “本王已向奏请朝廷,先行在应天府成立税务所,专管征收商税事宜。”

    “此事与寻常八股科举要求大不相同,本王决定先期从你们当中,挑选人才,担任僚员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一说出来,下面的学子们顿时来了兴趣。

    读书是为了啥?

    科举是为了啥?

    不就是为了做官吗?

    虽说在老朱手下当官,属实是有点惨,但还是有无数的人前赴后继,抢着参加科举,以求谋得一官半职。

    现在能有一个机会,不用去考举人,考进士,就能直接当官,除了极个别自视甚高,一定要谋一个“正途”出身的少数天才,谁还不愿意呢?

    现代税制是非常复杂的。

    要在大明建立起符合未来时代发展的新型税制,首先需要的,就是培养税收人才。

    朱允本来并没有将这个作为重心,他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,比如尽快发明定装弹,再比如制造宝船出海等等。

    毕竟,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。

    制度的建立和发展,也是基于一定的生产力水平。

    没有相应的生产力水平,很多看似很美好的制度,都是空中楼阁。

    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区别,眼下他要站稳脚跟,首要解决的,还是将加征商税的事,快速落实,办好。

    故而,培养相应的税收人才,就成了当务之急。

    要不然,放任那些衙门的人去下面按原来的老办法收税,好事都能办成坏事。
    第(2/3)页